“我”的学习经验分享

你听到过最有用的学习经验是什么

其实挺不喜欢这类东西的, 初中阶段其实没有什么经验, 包括高中, 这都没有经验可言, 因为初高中的学习是复制性的, 每个人都在学校的要求下, 符合同一个模板, 而在模板之外, 就是每个人独特的部分, 这个部分是不能学别人的

再言, 经验在什么时候有用呢, 在你不知道这件事怎么干的时候有用, 但是, 当前阶段, 学生们需要用的东西, 都是已知的. 要么在书上, 要么向老师问, 要么向同学问. 这些事情是必须要自己来做, 才能内化到自己的身体里. 我不可能代替你去看书, 去问老师, 去做题. 我一个老前辈, 我经历的时代和你们有很多不同, 所以我的经验其实是最不好用的

另外, 经验在什么时候有用呢? 在你能复制这个人的所有条件的情况下, 比如我高中是打物理竞赛的, 所以我的物理课从来不听, 你不具备我的条件, 就没有办法效仿我的经验

因此我认为最重要的是, 态度问题. 中学学习归根到底是一个态度, 态度正确了, 一些方法自然而然就显现了. 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态度???

高中有一个核心概念叫做, 自主学习, 但这个概念对于你们而言还有些早, 你们的心智还未完全成熟. 因此我可以换一个概念叫做, 管理学习.

管理的概念很常见, 我们从出生开始, 就在逐渐接管自己的身体. 从刚出生开始, 你要接管自己的呼吸, 如果接管不了会怎么样, 上呼吸机, 如果脱离了呼吸机不能管理自己的呼吸, 怎么样, 那就有生命危险. 比如幼儿园学会穿衣服, 小学学会读书认字.

上面说的这些, 现在其实已经内化为你们自己的生活技能了, 不需要额外花精力去管理, 去学习. 那大家现在要管理什么, 比如说, 运动, 需要管理一个健康的身体. 对吧, 再比如, 人际交往. 你需要管理自己的言行, 学会和人交流, 不然可能过几天, 和哪个朋友闹掰了, 或者和家人吵架了.

那么, 请问当前阶段占用你最大精力的一项管理工作是什么, 管理学习. 你一天从早到晚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管理学习. 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一天需要这么多时间来学习文化知识, 为什么不半天运动半天学习, 或者半天学做饭, 半天学搬砖.

社会分工决定的. 原始社会, 人一天都在打猎, 对吧, 进入农耕社会, 开始有了耕作, 包括织布啊之类的工作. 而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积累到现在, 现代社会需要生存就需要掌握一部分知识, 而掌握这部分知识, 需要大量的时间

所以我们国家为什么有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 然后再进行职普分流, 而不是让大家直接去从事生产劳动. 一个比较明显的原因是, 现代社会需要有一定素质的公民参与社会生活. 统一进行教育有利于整体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学校教育的间接性, 让大家很难感受到自主管理的概念. 管理呼吸和管理学习的区别在于, 这一秒没呼吸, 下一秒可能就会有生命危险. 而学习呢, 不会因为我今年不上学, 明年就吃不上饭. 所以他是一个主动和被动的区别, 呼吸工作, 是人主动去寻求的, 当人无法呼吸, 他会寻求呼吸机的帮助. 而学习是, 在你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 就被送到学校里来了, 就由学校去接管你的学习, 像呼吸机一样. 那么当你离开校园之后, 是否能够自动的呼吸, 这就是一个问题了.

所以学校教育的一大任务就是, 让大家学会去管理自己的学习, 在离开校园之后, 也能够不停地学习新的东西. 成为更有价值的人.

如何管理学习(广义的学习, 包含各个领域)

主动的寻求优于被动的接受

  • 遇到问题多找老师

少空想, 多做事, 任何道理都需要实践去内化

  • 量变质变, 持之以恒, 做他三个月完形填空, 看看有没有效果. 这个道理你会体会的非常深刻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并且不要再出现这个问题

  • 发现问题是比较难的, 往往形成习惯会被忽略(写字丑, 拖拉,)
  • 考试是最直观的暴露问题途径
  • 阶段性整理与反思, 自问知识框架, 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 阐述力与运动的关系
  • 如何保证不再出现?记录并及时回顾

诊断性提问:

  • 遇到问题会找老师吗
    • 问/问/问/不/问/问 2天1次 每天都有 薄弱的学科问, 难题或者自己做的题目也会问, 不能解决问题但不想问 以题目为主
  • 红岩是名著考核篇目吗, 读完了吗, 红岩为什么叫红岩
    • 看完/只看题纲/提纲/提纲
  • 你听过的最有用的学习经验是什么
    • 每节课下课都复习/多学一点,细大不捐/越努力学幸运(攻坚克难)/x/学习不要脸/x
  • 为什么大量的时间在文化学习, 而比如原始社会大量时间在打猎, 农耕社会大量的时间在耕作
    • 文化学习是打基础/对以后的发展比较重要/学的多-创新-社会发展/不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情/当前社会找好工作的要求/更加追求精神发展, 因此需要间接经验
  • 为什么要全民九年一贯, 再职普分流, 不从小学开始就让大家参与各行各业的工作, 比如旧社会的人分工几乎是从出生就定了的, 经商/务农/读书, 对自己的期望是一个什么样的高中
    • 挑出部分优秀学生进入更好的高中/小学潜能还没发现/维持各行业稳定, 择优继承/积累学习的过程, 用于发现擅长的东西/不知道/平等受教育权利, 提高总体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