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基于REWIND的soloham教学视频, 翻译源于百度翻译和ChatGPT

如有翻译指正欢迎在评论区提出或者私聊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因为没学过日语, 翻译也不能做到信达雅, 将就着看吧

b站源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q4y1G7va/?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

1. 侧向系列-13种 | サイドウェイ系

soloham是一个大部分招式都在纵向的组别, 也有一部分在侧向, 也有一部分纵向侧向转身结合的招式

对应的英文是sideways, 侧面, 侧向的

1.1 双球搭线 | レーリング・トラピーズ

教学链接

对应的英文名字叫做railing-trapeze

可翻译为空中飞人, 双球搭线, 双球登陆

双球搭线

1.2 双球沙鼠 | サン(サマーソルト) &トラピーズコンボ

“サン(サマーソルト) & トラピーズコンボ”的日语读法为「さん(さまーそると)& トラピーズコンボ」(san (samaasoruto) & torapiizu konbo)。对应的英文为 “Somersault & Trapeze Combo”。欧阳老师的视频里, 译为双球沙鼠, 此处采用双球沙鼠的译法

本质上是一个内绕和搭线的组合

双球沙鼠

1.3 快速双搭线 | クイック・ツイン・トラピーズ

  • 读法:クイック・ツイン・トラピーズ (kuikku tsuin torapiizu)
  • 对应英文:Quick Twin Trapeze
  • 译为: 快速双球搭线

快速双搭线

1.4 双球乒乓 | テニス

「テニス」是日语中表示网球的词语。它源自英语单词 “tennis”,在日语中读作「てにす」(te-ni-su)。

赵宸宋飞的离线之道中, 将单球过腿往返招式译为: 过腿乒乓. 两者原理相同, 因此, 此处译为双球乒乓.

双球乒乓

1.5 双球跳绳 | スローハンド・ジャンプ・ロープ

“スローハンド・ジャンプ・ロープ”这个词组的翻译是 “慢速跳绳”。

  • 读法:スローハンド・ジャンプ・ロープ (su-ro-han-do janpu ro-pu)
  • 对应英文:Slow-hand Jump Rope
  •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是慢速, 明明很快的跳过去了, 可能与正儿八经的竞速跳绳相比算慢的? 这里译为双球跳绳

双球跳绳

1.6 置换捞月 | リバース・ソロハム・スライド

  • 读法:リバース・ソロハム・スライド (ri-ba-su so-ro-ha-mu su-rai-do)
  • 对应英文:Reverse Soloham Slide

  • 直译为 翻转双球滑行, 很抽象, 这招是先用双球进了一个捞月的线位, 然后把两个球颠起来换位. 姑且译为置换捞月吧. 是soloham里面为数不多的偏静态招式

置换捞月

1.7 折线沙鼠 | リキャプチャー&ハイトス・リリースコンボ

  • 读法:リキャプチャー&ハイトス・リリースコンボ (rikyapucha & haitosu rirīsu konbo)
  • 对应英文:Recapture & Height Release Combo, 直译为重捕获与高抛释放组合技
  • 这个招缝合的元素很多, 起手是内绕挡住, 然后右手像沙鼠一样挡回去, 然后左手球并不是绕一下回到运球线位, 而是弹起来进一个反线位, 然后做了一个折线的反内绕, 然后用高抛释放解开折线圈.
  • 因为这招的大部分时间, 红球都是在反线位里面运行, 是折了一圈线的, 观感又与双球沙鼠相似, 所以译为: 折线沙鼠

折线沙鼠

1.8 右手捞月 | リキャプチャー(スローハンド・リキャプチャー)

  • 读法:リキャプチャー(スローハンド・リキャプチャー)(rikyapucha (surohando rikyapucha))
  • 对应英文:Recapture (Slowhand Recapture), 直译为慢手捕获. 属于捞月类招式

右手捞月

1.9 过腿捞月 | リキャプチャー&アンダー・ザ・レッグ・スルー

  • 读法:リキャプチャー&アンダー・ザ・レッグ・スルー (rikyapuchaa andaa za reggu suruu)
  • 对应英文:Recapture & Under the Leg Through, 译为过腿捞月

过腿捞月

1.10 捞月&BigSun | リキャプチャー&ビッグ・サン

  • 读法:リキャプチャー&ビッグ・サン (rikyapuchaa ando biggu san)
  • 对应英文:Recapture & Big Sun
  • 是右手捞月和Big Sun的组合技, 关于Big Sun的翻译, BigSun指的是带球仰转身的动作, 可能来源于一个体操术语, feed the sun对应的是一个球转圈另一个球挑起的动作, 对应空竹里面的回龙出海. BigSun暂时没想到什么合适的翻译, 过日? 转日? 赤炎之圈?

捞月&bigsun

1.11 转身捞月 | リキャプチャー・ターン

  • 读法:リキャプチャー・ターン (rikyapuchaa taan)
  • 对应英文:Recapture Turn “再抓转体” 译为 转身捞月

转身捞月

1.12 反搭释放 | リバース・ソロハム&トラピーズ・リリース

  • 读法:リバース・ソロハム&トラピーズ・リリース (ribaasu sorohamu & torapiizu rirīsu)
  • 对应英文:Reverse Soloham & Trapeze Release “反向单手杆附体&吊环释放”
  • 起手是置换捞月, 红球进了一个反向线位, 这应该是reverse soloham的意思, 接着黄球并不是捞月进的反向线位, 左手食指没勾, 形成了一个折线. 然后折线是通过压线释放, 反向的红球是通过搭线加高抛释放, 这应该对应的是trapeze release
  • 这么看来, recapture指的是捞月的动作, 尝试捕获一个球, 而 trapeze指的是搭线产生的绳圈, 无论是正搭还是反搭, 还是捞月上线
  • 这招缝合的有点多, 集中特征应该是表现两种反搭线方式和两种反向线位释放的方式, 姑且译为反搭释放

反搭释放

1.13 跳跳床 | コラム

  • 读法:コラム (koramu)
  • 对应英文:Column 单个单词, 这就难翻译了, 纵跳?跳跳床? 翻译成纵向连挑可能会被误解为纵向站位的连续挑高, 事实上连挑是侧向站位的
  • 想了想, 姑且叫蹦蹦床吧

蹦蹦床

2. 收发球系列-16种 | スタート&リターン系

  • 读法:スタート&リターンけい (sutāto & ritān kei)
  • 对应英文:Start & Return Type
  • 收发球是影响soloham表演流畅度的重要因素. 发球和收球会占据soloham表演中相当一部分时间, 因此使用不同的收发球技巧会带来更多的分数, 避免浪费比赛时间. 另一方面不同的收发球也可以用于不同招式间的衔接, 避免重新发球, 重新架构招式.

2.1 腿下发球组合 | アンダー・ザ・レッグ・コンポ・スタート

  • アンダー・ザ・レッグ・コンポ・スタート (Japanese): [an-da-ā za reggu konpo sutāto]

  • Under the Leg Combo Start (English): [ˈʌndər ðə lɛɡ ˈkɒmboʊ stɑrt]

  • 主球向下发球, 正向线位接球, 副球正常发球. 两球均过左腿, 主球收球时缠绕方向是反的.

腿下发球

2.2 过肩发球 | バックバーナー・スタート

  • Backburner Start
  • 主球身后过肩, 同时发副球, 重在副球发球的连贯性

过肩发球

2.3 捞月发球 | リキャプチャー・リリース·スタート

  • リキャプチャー・リリース・スタート (Japanese): [ri·kyapuchā rirīsu sutāto]
  • Recapture Release Start (English): [riˈkæptʃər rɪˈlis stɑrt]
  • 右手捞月上抛, 同时发副球

捞月发球

2.4 双发 | マルチ・スタート

  • Multi-Start
  • 多重启动, 双发球

双发

2.5 连续发球 | セパレート・スタート

  • Separate Start
  • 将两个球先后发出, 且第二个球发出的时机在第一个球落到线上之前, 即两个球都在空中, 先后落入绳圈, 没有左手捏线的动作

连发

2.6 下上连续发球 | セパレート・スタート(スローダウン)

  • Separate Start (Slow Down)
  • 没有采取直译, 第一个球是向下发球, 第二个是向上发球, 同样是连续的, 没有捏线的动作

下上连发

  • 读起来有点拗口, 但是上下连续发球是另一个招式…Hajime在19年做过上下连发-hajime

2.7 后前连续发球 | セパレート・スタート(ビハインド)

  • Separate Start (Behind)

  • 背后先发一个, 然后转到身前再发一个

  • 同理可得, 也有另一个招式叫做, 前后连续发球, 不过我好像没看到人做过

后前连发

2.8 转身连续发球 | セパレート・スタート(ピルエット)

  • separate start (pirouette)

  • pirouette (尤指芭蕾舞中的)单脚尖旋转, 体操领域的名词

来欣赏岩仓老师优美的舞步吧~

2.9 剑玉摩擦发球 | グラインド&トス・スタート

  • Grind & Toss Start
  • 包含两层意思, grind指的是两个球之间的旋转摩擦, toss指的是抛掷一个球并用另一个球的球体接住, 类似于剑玉的手感. 这里意译一下
  • 也是连续的发球
  • 非常稀有的难易度为-的招式

剑玉连发

2.10 基础回收 | レイ・バインド

  • Ray Bind 我也不确定是不是这个英文, 直译为, 光速回收?
  • 其实就是基础收球
  • 教程

基础收球

2.11 分离收球 | ロール・セパレート

  • Role Separate 还是Roll Separate, 我也不知道
  • 早期soloham的收球方式

分离收球

2.12 顶指收球 | フィンガー・スピン・セパレート(トップ・オンセパレート)

  • Finger Spin Separate (Top On Separate)

  • 顶指是没有分的!(高佬音)

顶指收球

2.13 挂肩抽线回收 | エイジ・リジェネレーション・バインド

  • Age Regeneration Bind, 这名字好怪, 永生不死回收?
  • 要求挑起来的球必须是反向旋转的, 即顺时针旋转, 说明这个球发球的时候就是向下发的

挂肩抽线收

2.14 击地抽线回收 | バウンス&オープン・ウィップ

  • Bounce & Open Whip 直译: 反弹和开放鞭子
  • open whip应该指的是抽线的意思
  • 这招的要点也是连续, 不能收起来一个再做击地, 那样就和单球没区别了

击地抽线收

2.15 静态前抽线回收 | サイドウェイ・マイノリティ・オープン・ウィップ

  • Sideways Minority Open Whip 直译: 侧面少数开放鞭子

静态前抽回收

  • 进阶版-动态前抽回收收球-前抽线

2.16 右撞线回收 | ダイレクト・バインド

  • Direct bind

  • 虽然英文翻译为直接回收, 但和直接抽线收球有区别, 这个招式靠的是球横着靠近线, 起势乒乓可以做到这一点

右撞线回收

  • 直接抽线的 Direct bind: 球下落方向向下收球-外抽线

3. 闭环结构-12种 | ウイップ&トライアングル系

  • Whip & Triangle 直译 : 绳子与三角结构
  • 其基本特征为主线两端形成闭环, 通过给绳圈加以扰动使得两球在绳圈内做指定轨迹, 或者通过副绳或其他方式使得球出圈再进圈的招式类别
  • 笔者最为热衷的系列, 因为个人认为这是与空竹双铃区别最大的一类招式
  • 驰名中外的葛斌震荡和欧阳剑舞都属于这个系列

3.1 下套圈 | アンダー・ウイップ

  • Under Whip
  • 意思是用带球的绳圈在下方套住空中的球, 对应单球的正套圈

下方套圈

3.2 上套圈 | オーバー・ウイップ

  • Over Whip
  • 意思是用带球的绳圈从上方套住空中的球, 对应单球的反套圈

上套圈

3.3 腿下套圈 | アンダー・ザ・レッグ・スルー・ウイップ

  • Under the leg through whip
  • 从右腿下方完成下套圈的动作

腿下套圈

3.4 下套圈&六芒星 | アンダー・ウイップ&アンチスピン

  • Under Whip & Anti-Spin
  • 套圈接住球后顺势反向用力, 做六芒星动作
  • 这个六芒星的方向和正手运球的六芒星方向相同

套圈-六芒星

3.5 上套圈&反六芒星 | アンダー・ウイップ&アンチスピン

  • Over Whip & Anti-Spin
  • 套圈接住球后顺势反向用力, 做反向六芒星动作
  • 这个六芒星的方向和反手运球的反六芒星方向相同

上套圈-反六芒星

3.6 磨手剑舞 | ソード・ダンサー&グラインド

  • Sword Dancer & Grind
  • 为数不多的直译词语
  • 剑舞指的是两个球在平行的情况下相互摩擦, 利用引力和斥力产生舞动的观感
  • 需要带手套, 磨手的动作省去了反向接球, 即上套圈的动作, 因此比完整剑舞难度稍低, 为A级

磨手剑舞

3.7 剑舞 | ソード・ダンサー・ウイップ

  • Sword Dancer Whip
  • 完整版的剑舞

剑舞

3.8 腿下剑舞 | アンダー・ザ・レッグ・スルー・ソード・ダンサー・ウイップ

  • Under the leg through Sword dancer whip
  • 在左腿下作出剑舞的完整动作

腿下剑舞

3.9 滚筒 | バレル・ロール

  • barrel roll
  • 来源于飞行领域的一个词汇
  • 原理对应单球的离绳滚筒

滚筒

3.10 反滚筒 | アンチ・バレル (アンチスピン・バレル・ロール)

  • Anti-Barrel (Anti Spin Barrel roll)
  • 和上一招的方向相反
  • 原理对应单球的反向滚筒

反滚筒

3.11 换位震荡 | トス&ポヨンボヨン・スイッチ

  • Toss & boing-boing switch

  • 直译为抛起boingboing交换

  • boing-boing 这个词, 笔者一直没找到确切的意思, 譬如bing将其解释为: 波音波音(这是一个网站), 这显然不是直接意思

  • 在HiNative上, 一位母语者解释为: Onomatopoeia.

    A word that literally expresses it sound.

    Boing Boing is just the sound springs make when they are played with.

    If you press on a spring and then remove your finger, it will go ‘boing boing’

    Bunnies that jump around also go ‘boing boing’

    拟声词, 按下弹簧之后弹簧回弹的声音

  • 一些日番中, 带有 “摇啊摇” 的意思

  • 综上, 翻译为换位震荡

换位震荡

3.12 闭环乒乓 | ツイン・ボルケーノ

  • Twin volcano 孪生火山
  • 看起来是一个描述形状的词语

  • 有一个典故: “ツイン・ボルケーノ”是日本动画《游戏王VRAINS》中的一张卡片,英文名为”Twin Volcano”。这张卡片是一张陷阱卡,效果是在对方怪兽攻击宣言时发动,选择对方怪兽一只攻击力高于它的攻击怪兽,将选择的怪兽破坏,然后自己受到等同于那只怪兽攻击力数值的伤害。

  • 葛斌说, 这招的原理是乒乓, 因此译为闭环乒乓, 也带有象形的意思

闭环乒乓

4. 旋转系列-18种 | ロール系

  • 英文叫Roll Type, 本意是转圈的意思
  • 共同点是两个球都在按照一定的方向(顺时针/逆时针)不停的旋转
  • 但是纵向连续高挑, 我很难评, 为什么属于Roll Type

4.1 基础运球&直接运球 | ロール

基础运球&直接运球

4.2 单手运球 | ワンハンド・ロール

  • one-handed roll

单手运球

4.3 挑高 | ワン・トス

  • one toss
  • 抛起一个球, 并接住, 继续运球, 对应单球离绳抛接, 但手感有很大不同
  • 教学见挑高系列

挑高

4.4 挂腿停球 | レッグ・ストール

  • Leg Stall

挂腿停球

4.5 风车 | ピンホイール

  • Pin Wheel

风车

4.6 挑高1.0/半连挑 | ワン・セパレート・トス

  • One Separate Toss 单独分离抛接

  • 属于挑高系列的一种

  • 教学见挑高系列

半连挑

4.7 搭线启动 | トラピーズ・トゥ・ロール・スタート

  • Trapeze to Roll Start
  • 先右手做一个trapeze, 然后启动

搭线启动

4.8 风车启动 | ピンホイール・トゥ・ロール・スタート

  • Pinwheel to roll start

风车启动

4.9 纵向前搭线 | フロント・トラピーズコンボ

  • Front Trapeze Combo
  • 在其他组别很少见到纵向的正搭线, 基本都是侧身位侧发球起手正搭. 而soloham因为前球具有向上的惯性, 做纵向前搭很容易
  • 招式类似于侧向的双球搭线

纵向前搭线

4.10 变向与逆向运球 | リバース・ロール

  • Reverse Roll
  • 包含了逆向运球和正→逆/逆→正的两次变向

变向与逆向运球

4.11 快速旋转 | スピード・ロール

  • Speed Roll

快速旋转

4.12 磨右手 | スローハンド・グラインド

  • slow hand grind

磨右手

4.13 磨左手 | フリーハンド・グラインド

  • free hand grind 指的是不绑绳子的左手

磨左手

4.14 纵向快速双搭 | フロント・クイック・ツイン・トラピーズ

  • Front Quick Twin Trapeze
  • 对应侧向的快速双搭线, 见1.3

纵向快速双搭

4.15 甜甜圈 | スプリンクラー

  • sprinkler

甜甜圈

  • 哪里像了?
    image-20240405172912769
  • 这里采用空竹中的叫法, 但我感觉甜甜圈也不怎么像
  • 个人觉得和 4.11 speed roll是同类招式, 都是通过减少球间距来达到快速旋转的效果

4.16 筋斗甜甜圈 | サン(サマーソルト)・スプリンクラー

  • somersault sprinkler
  • 甜甜圈外翻一圈

筋斗甜甜圈

4.17 纵向连续高挑 | ハイ・トス

  • High toss
  • 加了一些限制语, 因为这个招式身位是纵向的, 并且是连续挑高
  • 也有侧向连续高挑, 空竹中常见的一类招式

纵向连续高挑

4.18 十字挂 | タングラー

  • 没找到英文. gpt这样解释: “タングラー” 是一个日语词,意思是 “缠结者” 或 “纠缠者”

  • 此处采用2a的译法

十字挂

5. 环绕系列-14种 | オービット系

$オービット :Orbit \ \ v.沿轨道运行;围绕…运动$

5.1 过臂 | ワン・スキップ・アラウンド・ジ・アーム

One Skip Around the Arm : 单次过臂

过臂

5.2 连续过臂 | アラウンド・ジ・アーム

Around the Arm : 环绕手臂 连续过臂

连续过臂

5.3 过腿 | ワン・スキップ・オービット・ザ・レッグ

one skip orbit the leg 单次过腿

过腿1.0

这里展示的是1.0拍,即挑起的球是同一个

这是百度给出的翻译:

image-20240503173218758

5.4 追逐过臂 | チェイス

Chase 追赶 追逐过臂

追逐过臂

5.5 置换挂臂抛接 | フロント・アーム・マウント&パス

Front Arm Mount & Pass

臂前的上抛和接球动作,相当于双球的挂壁抛接

置换挂臂抛接

5.6 连续过腿 | オービット・ザ・レッグ

Orbit the Leg 过腿,连续过腿

6连续过腿

5.7 过臂过腿 | オービット・ザ・レッグ&アーム

Orbit the Leg & Arm 过臂过腿

7过臂过腿

5.8 腿下蹦床 | アンダー・ザ・レッグ・コラム

Under the Leg Column 腿下列 腿下蹦床

8腿下蹦蹦床

关于蹦蹦床的译法,见第一章最后一个招式

5.9 过腿乒乓 | ワン・オーバー・ザ・レッグ・テニス

One Over the Leg Tennis 过腿网球 过腿乒乓

9过腿乒乓

5.10 八字过腿 | フィギュアエイト・オービット・ザ・レッグ

Figure Eight Orbit the Leg 八字过腿

10八字绕腿

5.11 前后过腿 | ボースサイズ・オービット・ザ・レッグ

Both Sizes Orbit the Leg 前后过腿

11前后过腿

5.12 交叉过臂 | オーバー・ジ・アーム・クロス

Over the Arm Cross 交叉过臂

12交叉过臂

通过调整可以做到招式结束时,依然维持正向运球,赵宸经常做的招式

交叉过臂-赵宸

5.13 交叉过腿 | オーバー・ザ・レッグ・クロス

Over the Leg Cross 交叉过腿

13交叉过腿

5.14 火炎车 | アンチスピン・オービット・ザ・レッグ

Antispin Orbit the Leg 反旋过腿 火炎车

我的理解是腿下六芒星

14火炎车

6. 内绕系列-9种 | サン(サマーソルト)系

サマーソルト:Somersault 翻筋斗

维基百科中有如下解释:

翻筋斗(somersault、flip、heli,在体操中会称为salto)也称为翻斤斗翻跟头空翻,是一种体育动作,是一个人旋转一圈,过程中脚要越过头部[1]。翻筋斗可以是往前的、往后的、或是侧面的,可以在空中旋转,也可以在地面旋转,但当中都会有头下脚上的瞬间。若是跳跃在空中旋转,理想上旋转后要着地恢复站立姿势。若是在地面上的旋转,也可以称为滚翻

我个人理解这个系列的1~8招都含有内绕的基本特征,即在绳子没有交叉的情况下,使得线在球的两边呈一个锐角,约束双球先后以同样的轨迹画圆弧的动作,在动作过程中,两个球在绳子上的相对位置没有改变。

6.1 内绕 | サン(サマーソルト)

サン:Sun 太阳

サマーソルト:Somersault 翻筋斗

内绕

6.2 360内绕 | ビッグ・サン

Big Sun 大太阳

360内绕

6.3 侧向右内绕 |インバーテッド・サン

Inverted Sun 逆向太阳

其实叫逆向是不准确的,因为无论是运球方向还是轨迹方向都和内绕没有区别,区别在于站位是侧身位,并且右手在内左手在外。发力依然是左手压右手提。

侧向右内绕

6.4左右外绕 | アウトサイド・サン

Outside Sun:外侧太阳

分别在左手外侧和右手外侧做了一次绕,由于球的轨迹完全脱离在身体的一侧,因此叫外绕

左右外绕

6.5 闭环内绕 | ワンハンド・サン

One Hand Sun:单手太阳 闭环内绕

属于闭环系列的一种

闭环内绕

6.6 转身左右外绕 | スローハンド・アウトサイド・サン

SlowHand OutSide Sun:慢手外绕

我现在开始怀疑SlowHand的意思究竟是什么了。之前出现过Slowhand的地方并没有什么共同点。

转身左右外绕

6.7 电风扇 | ファン

Fun:扇子 扇风机

扇风机

6.8 回龙出海 | FTS(Feed The Sun)| フィード・ザ・サソ

Feed The Sun:喂养太阳 回龙出海

此处采用空竹里面的译法。

视频中展示了两种出海方式,第一次出海为后一拍出海,之后的出海都是前拍出海

区别在于出海的球是内绕的左手球还是右手球

回龙出海

6.9 360六芒星 | リバース・ビッグ・サン

Reverse Big Sun:反转大太阳

看起来是和BigSun类似,但球的运行原理并不类似,而是更像六芒星类,两个球交替向某一方向滚动

360六芒星

7. 六芒星系列-20种 | Antispin | アンチスピン系

基本特征是在球按照某一旋转方向运行时,施加一个反向的力,使得两球整体在线圈内作反方向滚动,但两球的相互交替运动仍然符合原旋转方向

这一章组合技很多,翻译缝合性也比较强,翻译直接写在标题里,不做过多解释

7.1 六芒星 | アンチスピン | AntiSpin

六芒星

7.2 直接六芒星 | ダイレクト・アンチスピン | Direct Antispin

直接六芒星

7.3 单手六芒星 | ワンハンド・アンチスピン | OneHand AntiSpin

单手六芒星

7.4 多圈六芒星(示范三周) | アンチスピン《2周以上》

三周六芒星

7.5 逆向小六芒 | ミニ・リバース・アンチスピン | Mini Reverse Antispin

所谓小六芒,就是手动缩减六芒星轨迹的直径

逆向小六芒

7.6 外绕小六芒 | スローハンド・アウトサイド・アンチスピン | Slowhand Outside Antispin

外绕接六芒

7.7 左外手六芒 | フリーハンド・アウトサイド・アンチスピン | Freehand Outside Antispin

外手六芒

7.8 链式反应 | チェイン・リアクション | Chain Reaction

不是,哥们,链式反应,日本人这么喜欢这个词?

链式反应

7.9 内外转身六芒 | インバーテッド・アンチスピン | Inverted Antispin

内外转身六芒

7.10 内外六芒 | アンチスピン・トゥ・アウトサイド・ロール | Antispin to Outside Roll

内外六芒

7.11 内外小六芒 | アンチスピン・トゥ・ワンハンド・アウトサイド・ロール | Antispin to One Hand Outside Roll

内外小六芒

7.12 侧背小六芒 | サイドバック・アンチスピン | Sideback Antispin

侧背小六芒

7.13 反线位六芒放线 | リバース・ソロハム&アンチスピン・リリース | Reverse Soloham & Antispin Release

反线位六芒解线

7.14 反线位六芒转身 | リバース・ソロハム&ターン | Reverse Soloham & Turn

反线位六芒转身

7.15 交叉手六芒放线 | リスト・クロス・アンチスピン・リリース | Wrist Cross Antispin Release

交叉手六芒放线

7.16 小套圈六芒放线 | ミニ・ウイップ&アンチスピン・リリースコンボ | Mini Whip & Antispin Release Combo

小套圈六芒防线

7.17 过肩六芒放线 | バック・バーナー・リリース | Back Burner Release

过肩六芒放线

7.18 三圈六芒内放线 | インサイド・サン(サマーソルト)・リリース | Inside Sun (Somersault) Release

三圈六芒内放线

7.19 腿下六芒放线 | レッグ・バーナー・リリース | Leg Burner Release

腿下六芒放线

7.20 背后六芒放线 | ビハインド・ザ・バック・アンチスピン・リリース | Behind the Back Antispin Release

背后六芒放线

X. 番外:技术支持

厌倦了一次一次用gifski生成gif动图,批量生成的又要钱,因此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网上搜错了一番后,发现ffmpeg可行

1
2
brew install ffmpeg # 由于晚上梯子不太行,后来还专门换了清华源
touch makegif.sh

写入以下内容,执行脚本即可,非常方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in/bash

# 指定你的视频文件夹路径
VIDEO_FOLDER="./"

cd $VIDEO_FOLDER
mkdir gif

# 遍历文件夹中的所有.mp4文件
for file in "$VIDEO_FOLDER"/*.mp4; do
# 提取文件名(不包含扩展名)和目录
filename=$(basename -- "$file" .mp4)
directory=$(dirname "$file")

# 构建输出gif的文件名
output="$directory/gif/${filename}.gif"

# 执行ffmpeg命令
ffmpeg -i "$file" -s 480x270 -r 15 "$output"
done

img

Rei的一百式翻译就到这里了。未来希望能够多练多学,争取把每一式的教学链接都贴进来。B站专栏对更新次数有限制,如果想看到后续持续教学更新还请移步我的个人博客

https://raccoon.love/7e73b262/